蒋其
绍兴市公安局治安监督管理支队支队长

“枫桥经验”是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是绍兴公安的一张“金名片”。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切实把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是绍兴公安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也是作为牵头警种的治安部门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全市公安治安部门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自律与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全面深入践行枫桥警务模式,不断深化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创建活动,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市社会平安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2019年10月分别达到了99.64%、99.29%,均为同期历史最高值。

坚持党建统领
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
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全力打造一批有品牌、有内涵、有特色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力打造一支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辖区群众可敬可亲、党委政府信赖可靠的派出所队伍。一方面,注重发挥好政治功能。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积极推行主题党日、党员积分制管理等做法,促进派出所党组织生活严肃起来、规范起来、经常起来,引导广大党员民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好组织优势。用好派出所所长进乡镇(街道)班子、社区民警进居(村)委会班子的政治优势,组织好辖区各类平安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志愿者队伍,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民警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创建为民
始终把实现人民满意贯彻到底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精髓,也是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我们把创建为民作为创建工作的初心,实打实干好每一项工作,确保“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一是让群众成为最广参与者。我们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最大限度整合和组织各类社会资源和群众力量,推行村居自治、单位行业自治、社会组织共治及群防群治,积极开展巡逻防范、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线索举报、邻里守望等“平安守护”行动,共同维护社区乡村安全稳定。二是让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我们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我们全面实施新“五小工程”,创新落实派出所“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加强派出所办事窗口标准化建设,推广24小时警务自助服务区、代办点等做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三是让群众成为最终评判者。我们把评判“表决器”真正交到群众手中,完善派出所向群众报告工作制度,推动派出所民警经常性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密切警民联系。建立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评价公开机制,推广群众满意度公开测评,加大群众意见在创建绩效考评中的权重,努力使考核导向、评价标准与群众意愿相符合。
坚持高位推动
切实形成全市创建一盘棋

市局党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已将创建活动上升到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逐步形成了党政引领、部门联动、公安主导的全市创建一盘棋格局。特别是今年以来,绍兴市委、市政府连续下发了《关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加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的通知》、《全市公安基层派出所和交警中队营房建设三年规划》、《全市公安巡特警建设三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计划三年内新建、改建、置换44个派出所和16个交警中队,推进特警营房、装备车辆和队伍建设。同时,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表彰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切实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撑。
坚持多元共治
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我们围绕“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三项重点,立足公安职能,加强打防管控服,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一是紧盯矛盾不上交。我们共建立村主要领导兼任治保调解主任2233个、律师驻所调解室57个、人民调解员驻所93个、乡贤调解组织153个,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100个,各类社会组织、群体共参与矛盾纠纷排查4701起,化解4614起,化解率为98.14%,排查数、化解数同比上升173.47%、178.15%。二是紧盯平安不出事。我们全面推进平安红细胞工程建设,在全市全面铺开“智安小区”建设活动,共建成封闭式“智安小区”16个,在建225个,立项133个;完成老旧开放式小区智慧化升级改造120个,并拟将“智安小区”建设申报为2020年绍兴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市试点开展智安校园、医院建设活动,新建平安学校20家,平安医院8家,安装人像抓拍系统319套,访客系统360套,新建、改建视频监控1780个,涉校案件同比下降46.67%;扎实推动了“无案村(社)” 创建、“百村整治、千村提升”重点复杂村整治活动,确保了全市零发案或降发案村(社)占比为75.38%,高于省厅70%要求;我们全省首个建成并实体化运行维稳防控中心,基本实现了情报、维稳、处突、防控一体化处置,率先推行平安公交志愿守护机制,发动志愿者参与公交安保工作,招募志愿者1200余名,常态开展守护活动。三是紧盯服务不缺位。以领跑者标准深入贯彻落实公安“最多跑一次”改革,自觉执行和严格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措施要求,改进、优化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共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点)78个,社区(村)公安代办点561个,提供户口办理、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登记等上门式代办服务,把警务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咨询办事,实现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保持在高位。
坚持长抓不懈
切实把创建活动一张蓝图绘到底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是一项复杂工程、长期任务。一方面,我们要立足当前,对当前重点工作,列出项目,明确目标,跟进考核,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清单式加以推进。另一方面,我们要谋划长远,始终把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作为一条主线,长抓不懈,久久为功。一是大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深入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社区警务责任片区机制,全面落实“一社区一民警两辅警”“一村一民警一辅警”要求,确保基层警力足额到位;进一步明确社区民警任务清单,完善社区警务工作考核机制,真正让社区民警沉下身去做基础工作、做群众工作。二是大力推进智慧治安管控建设。积极践行智慧警务策略,探索建立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数字化、常态化智慧评估系统,最大限度量化派出所工作,全面提升加强派出所建设质效;探索建立寄递、印刷渠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场所行业信息化建设,完成典当行业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旅馆、娱乐场所、印章系统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管理水平。三是大力推进维稳防控中心建设。按照市局“1+6+7+X”总体架构要求,进一步完善维稳防控中心建设,不断优化工作会商机制、督办核查机制、反馈通报机制、研判分析机制、部门联动机制、长效构建机制,进一步明确人员工作职责,全面加强重点人、事、物、单位的动态监管,做到巡逻防控精准化、维稳处突一体化、监督管理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