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冒充公检法诈骗竟成了“爆款”
骗子一边骗,警察叔叔一边拦,
两天内,绍兴市反诈中心
通过预警提醒成功拦截了370余万元!
虽然做了各类预警提示,
还仍有不少市民被骗。
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以“不掏钱”应万变!
案件回顾
4月15日上午,绍兴市反欺诈中心接警员通过预警平台,发现越城区的任女士正在被冒充公检法的犯罪份子进行诈骗,且手机号已经被设置了呼叫转移。接警员立即启动紧急联动劝阻机制,通过多方联动,最终成功劝阻了任女士,避免了一起250万元的诈骗案件发生。
通过事后了解,4月15日上午11时,任女士突然接到自称是“绍兴市社保局”工作人员电话,称其社保卡涉嫌上海的一起骗保案件,要冻结其社保 卡。紧接着,对方帮任女士转接至“公安机关”,一名自称上海市嘉定公安的“郑警官”告诉任女士其涉嫌诈骗,要求配合调查,并要求其添加QQ制作视频笔录,在得知任女士丈夫就在其身边后,以涉嫌共同犯罪为由,要求其丈夫也要接受调查,并让夫妻两人均将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

(诈骗分子伪造身份的QQ号信息)
与此同时,绍兴市反欺诈中心联动越城区分局,立即对当事人开展拦截劝阻工作。中心一边通过电话继续联系任女士,一边发动稽山、灵芝、城南辖区派出所民警在任女士的户籍地、暂住地和工作地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将正在和诈骗分子视频通话的任某夫妇劝阻下来。
无独有偶,绍兴市反诈骗中心还通过预警提醒,成功劝阻了另外两名正在被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市民,拦截总金额370余万元。
绍兴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市民朋友,近期冒充“社保局”的诈骗电话较多,如果遇到“社保局”电话称你涉嫌犯罪的请一律挂断!
为何冒充公检法诈骗会屡屡成功?
究其原因,不法分子会利用公检法机关权威性,采取恐吓的方式,击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
其次,此类诈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掌握了受害者的部分信息,一次比较容易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再加上受害者在面对这种情形时往往会产生恐慌心理,判断能力也随之大幅下降,因此诈骗行为就更容易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