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自己是‘黑户’,感谢你们不辞辛苦忙了这么久,让我有了户口。”

这是长达38年的“黑户”陈大姐拿到身份证时,发自内心的感谢。
【走访发现村民竟是“黑户”】
今年4月下旬,嵊州市公安局黄泽派出所民警钱正能在走访钱家村时,发现村民陈大姐没有办理过农保。陈大姐表示申请农保需要二代身份证,由于她的户口在福建,也就一直没有办理过身份证了。
然而,民警回所核实后却找不到陈大姐的户籍信息,与此同时,民警还联系了福建当地派出所,也被告知陈大姐并未在当地落户,于是民警再次对陈大姐进行求证。

据陈大姐回忆,上个世纪80年代,她的母亲曾跟同村人一起到福建摘茶叶时,认识了当地的一对老夫妻。由于那时家里贫困,而这对福建老夫妻又一直未生育,于是陈母就萌生了让她去当养女的念头。1981年,年仅16岁的陈大姐被同村老乡带到福建政和县,同年2月份,她的户口也跟着迁了过去。在19岁时,因不满养父的包办婚姻,陈大姐偷偷跑回了嵊州,也没顾上迁户口。和丈夫邓大哥结婚后,她就一直在家务农,也不外出,由于身体一直很健康,也就没想到要办理农保。对于自己的户口问题,陈大姐并没有太过上心。
【为调查三入福建】
得知自己竟然没有户口,陈大姐有些难以置信,考虑到将带来的种种不便,她更是焦虑不已。民警钱正能一边安慰陈大姐,一边着手调查。由于年代久远,加上陈大姐养父母也去世多年,两地两所两村,涉及的档案资料、村干部、邻居等相关取证工作繁杂。为此,民警3次前往政和县,深入山区走访老村民、邻居以及资质较老的村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信息核实并一一记录。

由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户籍档案均为纸质手工制作,翻阅档案也比较费时,经过了几天的查阅,钱正能终于在当地村委会存档的原始户籍档案中,翻出了陈大姐户口迁移的原始资料。
经查证,陈大姐的户口在迁移过程中丢失,当初并没有在福建落户。
在调查过程中,民警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陈大姐的迁移证存根上的名字和她现在使用的名字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警立即将情况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并多次在北漳镇走访村干部,调查左邻右舍,了解陈大姐的情况。经调查,陈大姐迁移证上其名字错误确系笔误。
最终,完整的户籍证据链条形成,使得长达38年的“黑户”陈大姐成功补录了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