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警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警讯

诸暨警方用高科技实现执法办案“三位一体”

发布于:2016/4/6 9:33:38  浏览:860次
在诸暨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犯罪嫌疑人从迈进办案中心的第一步起,他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个动作,都将被真实记录。
  黑色智能手环、全视角视频声频监控摄像头、智能案件保管设备……在这里,你能切身感受到高科技如何将一个执法办案区“武装到牙齿”,实现基层警务执法办案、案件管理、物证管理的“三位一体”,更好地管住案、人、物这三个关键要素。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涉案人员的合法权利,促进民警执法办案更加公平公正。

手环记录涉案人员轨迹
智能化讯问室让办案过程一目了然


  在好莱坞大片里,犯罪嫌疑人戴着实时定位的电子标签,插翅难逃。这种“秘密武器”在诸暨城东派出所也能见到。在派出所副所长傅铁平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一楼办案中心的人员登记处,在模拟犯罪嫌疑人身份登记个人信息并将私人物品暂存到智能柜后,记者的手上就被戴上了一个神秘的黑色手环。
  “一旦进入办案中心,无处不在的全视角视频声频监控摄像头,就把这里变成了一个无死角监控区。这个智能手环可以记录犯罪嫌疑人在办案区的所有流程和活动轨迹。”傅铁平介绍,手环可以设定嫌疑人的活动范围,并引导办案区监控自动追踪,如果嫌疑人想强行打开手环或离开限定区域时,手环会毫不客气地触发报警。
  模拟成“嫌疑人”的记者,被“请”到了1号等候室。傅铁平说,此时如果需要被讯问,嫌疑人会被自动分配到6个审讯室中的其中一间,比如2号。此时,2号房间的电源会自动打开,LED屏会显示嫌疑人的姓名。讯问结束,2号房间会在15分钟内自动断电,“这是为了避免出现办案民警私自单人讯问等违法办案行为”。
  走进2号讯问室,记者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墙壁全部安装了灰白色的防撞软包材料,讯问桌的背部还挂有一台液晶显示屏,民警所做的笔录或物证,涉案人员能随时查看。当需要涉案人员在笔录上签字时,民警只要摁一个按钮,讯问椅就会滑动,靠近讯问桌。
  当然,用来保护证人的“魔镜”也是必不可少的。隔着一墙镜子,证人能清晰地看到嫌疑人,嫌疑人却什么也看不见。
  还有曾经让办案民警头疼的尿检环节,也因为智能化让嫌疑人再也钻不了空子了。在智能尿检台,嫌疑人进入尿检区后,可现场将样本自动拍照固定,并直接在尿检台打印出尿样检测报告,一站式完成信息采集尿检体检,采集的尿样随后放入保管室保存,直至案件结束才会被销毁。


案件有瑕疵?
办案民警的名字会被公布于众


  智能化让办案中心的每个细节都录入在案,这也对办案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看守人员的座椅超过30分钟无人坐着就会发出预警;关押区域出现男女混合关押,同样也会预警。
  民警记录案卷时草草了事?那他可得当心了!因为不需要多久他的名字就会被“挂”在二楼案件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通过最新的集中审核模式,专职法制员会在案件审核后将有瑕疵的案卷及主办人信息第一时间投放在视频上,责令其限时整改。
  传统办案中,办案民警一般是自行保管案卷材料。虽然主观上没有故意,但案卷遗失或证据毁损现象,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抽屉案件”造成的其中一个后果就是拖延办案,一些案子存在该查未查、该捕不捕、久侦不结的现象。如今,派出所通过建立集中办案和集中保管模式,并辅以智能案卷保管设备,为民警设置一人一柜、通过门禁卡及二维码实现智能存取,案卷借阅或移交都能全程跟踪。“抽屉案件”被彻底杜绝。
  此外,派出所的物证室专门设立了贵重物品、涉毒物证、冷冻冷藏等专门的保管室,并配备新风系统、温湿度计、超声波驱鼠器等设施设备,时刻保证物证室内的环境质量,确保证物不发生变质。

维护涉案人员合法权益
提升公安机关办案水平


  如此高大上的执法办案场所,让执法办案实现了集约化、标准化、流程化和精细化管理。2015年11月,省公安厅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三位一体”执法办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包括诸暨在内的11个基层派出所和局机关开展了执法办案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三位一体”升级改造试点,以此提升我省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水平。
  如今,诸暨市公安局“三位一体”升级改造率先完成并将投入使用。诸暨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徐岳新说,“三位一体”执法办案管理机制,既保护了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在规范执法办案的同时,保护了民警。案件侦破过程涉及保密,民警在办案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第三方监督,万一嫌疑人自称在案件侦破过程中遭到民警的刑讯逼供,或发生合法扣押的物品丢失,民警都很难说清楚,“现在,任何程序都有据可查,任何细节都记录在案,我们都可以用证据说话!”

  徐岳新说,硬件的提升也倒逼民警必须提高办案水平。完善的执法机制将确保民警依法依规行使手中的每项权力,使每个执法行为都有章可循。

来源:浙江法制报  作者: 王索妮 王雨 钱凌锋   编辑:闫伟红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