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警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警讯

从“三味书屋”到激情燃烧的战场 98岁抗战老兵郑以淼的峥嵘岁月

发布于:2015-7-13 7:56:11  浏览:1544次
  绍兴鲁迅中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来鲁迅故里景区感受文豪笔下的乡土情结。
  和这种热闹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咸亨酒店斜对面的一座百年老宅。由于入口隐蔽、面积狭小,此地鲜有人知。老宅的两扇大门已斑驳掉漆,门上贴着的两个“福”字也被雨水冲刷得暗淡失色,让人颇感岁月流逝的无情。
  我们的主人公、98岁高龄的郑以淼老先生,就住在这座老宅中。
  如果没有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郑以淼或许会像鲁迅先生一样选择将豪情挥洒于纸上。然而造化弄人,那部悲壮的抗战史诗,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七十载光阴弹指间。如今的郑老视力已严重衰退,但好在精神矍铄,子女孝顺,耄耋之年的他也是目前绍兴市区为数不多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在和他的交谈中,一个有良知、有血性、有正义感的抗战军人形象渐渐明朗起来。

  文艺青年踏上从戎之路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童年妙趣生活的生动描述。而百草园、咸亨酒店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方,也是郑以淼童年玩耍之处。
  1918年,郑以淼出生在绍兴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郑乾升文化较高,在市里经营着一家黄酒馆。尽管父亲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但少年郑以淼却对写作萌发了浓厚的兴趣,渴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作家。当时的《绍兴民国日报》副刊上常常出现他以笔名“立凡”发表的作品。
  生逢乱世,是沿着文人墨客的路走下去,还是遵从父命从商?在郑以淼面向社会的第一次选择中,13岁那年发生的事,让他最终毅然决定报国从戎。
  那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一天。在宁波读初一的郑以淼和同学上街宣传抵制日货。当看到许多商家主动将自家仓库里的日货全部拿出当街焚烧时,他深受感动,当场落泪。在那一刻,第一粒爱国种子在这名少年的心中深深埋下。
  1935年,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在南京招生。郑以淼说服父亲参加考试,笔试通过后终因近视没能被录取,在考官的建议下,郑以淼决定改读两年制通信训练班。
    1937年7月30日,郑以淼在通信训练班毕业,后被分配到通信兵团第三营任见习官。按照规定,任职前他可先回老家休假半个月。8月9日,他突然收到电报要他迅速抵沪归队,便立即乘船从绍兴到杭州再转火车去了上海。
  战事告急,上海至杭州的列车上满是逃难的民众,不少人甚至趴在火车顶上,而杭州开往上海的列车却是空空荡荡,偌大的车厢只有郑以淼一人。火车一靠站停车,站台上的民众看到这位身穿军装的青年,便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鼓励郑以淼上阵杀敌。饱含抗日激情的郑以淼此时心中掠过一丝悲伤:“此一别,再相见,何年月?”

  淞沪会战, 冯玉祥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抵达部队后正值淞沪抗战时期,郑以淼被配属到第三战区,这个战区的长官正是有“爱国将军”之称的冯玉祥将军。郑以淼负责专管冯玉祥的办公电话机,任务是保证其指挥淞沪战役的命令畅通无阻。在长官部,大家称冯玉祥为“先生”,冯的爱国情怀和不设小灶的生活作风深深打动了所有人。
  1937年8月23日,对郑以淼来说是黑暗的一天,又是幸运的一天。当日,日寇先后在上海闹市区、苏州、无锡火车站投弹轰炸,刚好身在苏州火车站的郑以淼被一枚炮弹飞起的弹片击碎了马靴上的马刺,击穿了靴子后跟。郑以淼说,如果没有马刺,他年纪轻轻便已失去右脚。这是郑以淼平生第一次遇险。
  在追随冯玉祥将军的日子里,郑以淼见证了不少重要事件。1937年10月30日深夜,郑随冯玉祥乘专列北上前往山东。11月3日凌晨,就在列车抵达济南南部小站党家庄时,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部队突然出面阻止列车北进。作为随员,郑以淼和冯玉祥一起前往韩复榘的司令部。冯玉祥劝说韩复榘派兵参战抗日,可韩仍坚持山东部队只保山东,经过几番劝说,最终勉强答应其部队作为后备力量到最后关头可调动。谈起这次冯韩会面,郑以淼称“实在痛心不已”。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郑以淼以细致的工作态度确保了电话从未出过事故,受到冯玉祥表扬。在德州接到调令后,郑以淼离开冯玉祥,回到通信兵团。

  拍出一封电报,得了“810字”的外号

  此后,为了完成黄埔梦,郑以淼进入黄埔十七期通信科教育班补训,一年后终于取得黄埔文凭。1940年,他担任通信三团一营三连有限电排排长并配属第26集团军,奔赴湖北参加抗日。一起同去的,还有时任司令部通信参谋的蒋仲苓。
  第26集团军的任务是阻击宜昌敌寇西窜和保卫长江西陵峡北岸地区。1942年宜昌失守,宜昌向西十余里的南津关便成了江防重镇,一旦失守将危及重庆,因而为国内外所关注。当时,日寇运用各种宣传工具谎称南津关已被攻陷。
  1942年1月21日傍晚,郑以淼突然受总司令周嵒和参谋长吴仲直二人的同时召见,说有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须在22日零时前发出,并强调如不能完成任务,将以军法处置。蒋仲岺在交付电稿时,向郑透露这是美联社随军记者采访的战地新闻,需发至重庆军委会转美联社,将宜昌外围战役捷报公诸于世,揭穿日寇谎言。
  一看电文字数,可把郑以淼吓坏了。在过去郑经手的电报中最长的也只有500多字,而这封特长电报竟有810个字!当时远距离信息传送主要依赖有线电报,但信号经过多个电报局的继电器接转后将逐步减弱,因此对发报的要求非常高。平复心情后,郑以淼先挑选了通信排中黄埔十七期学员曹守康担负拍报重任,自己则遵照命令赶去兴山县电报局监督接转,一旦发现拍报信号略有含糊,即以电话敦促曹守康注意,尽管严肃的态度和近乎急躁的言语令曹守康在中途万分难堪,但两人还是提前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至此,郑以淼也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810字”。

  最大遗憾:未能修复中国的“马奇诺防线”

  70多年过去了。现如今对于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说,功勋、荣耀都已是过眼云烟。然而还有件事却一直萦绕在老人心头难以释怀。尽管视力模糊,郑以淼还是选择用书写的方式将此事记录下来,交给记者。他说,这件事甚至让他愧对“抗战老兵”的称号。
  早在1935年,郑以淼曾参加过一次由名将孙云良、宋希濂组织的对抗演习,此次演习也是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军队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当时还是通信学员的郑以淼负责在南京以南的苏浙国防工程中进行对空通信,而苏浙国防工程曾号称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在演习中,郑以淼和其他学员偶然发现这刚刚修建好的工程地下已满是积水,设备生锈不堪,仓库门也无法打开,管理非常混乱。
  郑以淼说,倘若这条防线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许可为之后的南京保卫战赢得更多时间,只可惜自己当时是学生兵,无处反映情况。这也成为他此生最大的憾事。
  而对于没能成为作家这件事,郑以淼早已释然。他说,能成为战争的幸存者,为后人留下一些值得铭记的历史片断,已是幸事。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