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伟萍 金少峰
越城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可谓是一支荣誉之师,从2005年组建至今,9年间先后荣获全省集体三等功,全省公安机关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先进集体,全市综合先进单位等,而这一切荣誉的背后,始终有一个人的名字——余树禄。
余树禄入伍13年,干到副营参谋,2003年转业到越城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成了一名普通民警。
脱下军装穿上警服,余树禄在部队学的本事可没落下。在部队,他负责的是行政管理和作战训练。进入公安队伍不久,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大阅警和大练兵活动,余树禄的训练特长很快体现出来。市公安局、警校先后向分局借这个“人才”“,指导民警训练。在大练兵期间,其中几个战术方案都是余树禄编制。
在作战训练方面的突出成绩,让越城公安分局领导在决定组建特勤队(现巡特警大队)时,毫不犹豫将余树禄列为带队的第一人选。这一带,就带了9年,余树禄也从最初的中队长,成了现在的巡特警大队大队长。
空手接起千斤担
余树禄接手特勤队,可谓是空手接了千斤担,没人没经验没先例可循。没办法,边摸索边干呗。
“我们队员经常要面对各类突发事件,这要求我们的队员必须具备较好的处理此类事件的能力。”余树禄说。从接手特勤队开始,他就着手制定了一系列训练方案。
从列队训练,站姿、防爆到现场如何与老百姓交流,每个项目都有一份详细的方案,而每年又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修改。
针对性强,是余树禄训练的特点。2012年,巡特警大队上街参加步巡,提高见警率,服务群众。为此,余树禄专门制作了一份方案,包括队员在巡逻时的队形,步姿,询问老百姓时该用什么语言,盘问可疑人员的方法技巧都一一细致列明。
“余大经常亲自参与训练,给我们讲课。余大的课都是针对现场的具体情况,可操作性强,我们都特别爱听。”一位队员说。
掐着表计算出警速度
余树禄有个特别的习惯,每次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和到达现场,他都要看一下手机,计算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我用这个来检验队伍的战斗力,如果时间过长,就要调整训练方法。”余树禄说。
这种掐着表计算出警速度的要求,使得巡特警大队队员能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
去年,越城区城南一栋在建民房倒塌,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巡特警大队立马出警,第一个到达现场,拉起警戒线,劝离围观的群众,维持现场秩序,为消防队的救援工作排除了周围环境的干扰。
除了出警速度快,巡特警队员在现场的处置能力也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去年,城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现场围聚的群众很快造成了道路堵塞。巡特警队员到现场后,立即分成隔离、劝离和机动三个组,在最短时间内将群众疏散。
“巡特警大队拉得出打得响,为我们节省了不少警力。”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如今,巡特警大队已经成为一支有近200 名队员,纪律严明的队伍,在街面巡逻,扶幼助弱、处置群体性事件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巡特警大队已帮助群众151起,巡区内案件下降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