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重庆万州激活楼栋管理“小细胞” 释放社会治理“大能量”

发布于:2021-1-29 11:32:00  浏览:1270次

▲家和服务站“宝妈”培训

“巷道里的路灯光线太暗了,对上晚自习的学生来说极为不安全……”日前,在重庆市万州区太白街道红光社区会议室,太白街道“楼栋工作日”现场办公会又准时召开了。当天,该区领导与区级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及居民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了解上一次“楼栋工作日”反映问题的解决进展,继续倾听社区居民反映新问题。

在这场座谈会上,居民直抒胸臆,提出了组建联合物业管理部、整治万鹏公寓沼气池和学生通道等问题。针对新反映的问题,万州区领导要求有关部门、街道和社区分析问题症结,拿出过硬措施,整合各方资源,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加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解决好居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近来,太白街道开展楼栋“微治理”,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汇聚社会各方力量下沉到城市社区、楼栋,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声音,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实现太白街道家庭和睦、楼栋和顺、小区和畅、社区和谐、城市和美的“五和”愿景目标。

“红细胞”

激活社区“微循环”

太白街道辖区面积13.1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4个行政村,辖区102个小区、1054个单元楼,共34038户,总人口13.6万人,流动人口3.5万余人,由老旧小区与城郊村组成。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交出平安答卷?对太白街道来说,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岁数虽大,但又闲不住的婆婆、爷爷们成了保护小区环境卫生的志愿者;身体健康,又有奉献精神的党员们组建了一支支守护居民安全的“红色义务巡逻队”;德高望重的党员们成了“和事佬”,义务调解居民之间的纠纷……

谈及变化的背后,太白街道辖区的一些社区负责人说,这多亏了太白街道“大党委”发挥的积极作用。

▲志愿者搀扶老人上车

在“楼栋工作日”工作中,采取日常工作与现场办公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由楼栋长、社区干部收集社情民意,街道进行汇总梳理,商请包片联系区领导后确定现场办公活动日期及参加的区级部门。部门、街道、社区一起将社区治理“议一议”、将群众需求“摸一摸”,将难题“解一解”,扎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街道党工委统筹指导各社区“楼栋工作日”工作,督促社区干部、楼栋长共同下沉楼栋参与社区治理,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组织就服务到哪里。在楼栋管理中,各社区积极探索党群工作者“全岗通”模式,原先分党建、工会、统战等不同条线的党群工作者成了“全科医生”,有问题、有需求不必东跑西问,只要找到党群工作者,就能解决问题。

通过社区“大党委”,太白街道引导各小区在进行业委会选举时,推选热心、乐于奉献的支部书记为业委会成员,将小区物业、业主、业委会和社区联系起来,为矛盾纠纷化解疏通了渠道。通过成立“党员中心户”,吸纳楼栋里的“红细胞”加入,激发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小区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人发现、有人报告、有人解决。通过发挥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之香唐餐饮公司等非公党组织的法律服务、社会服务等专长,及时纾解小区“痛点难点”,让社区健康地“循环”起来。

“破茧路”

背街小巷蝶变“新名片”

走进位于白岩路里侧的“茶庄印象”,映入眼帘的是青石铺就的小区步道,两旁绿植葱茏,商业街上的艺术品诠释着“茶文化”的古老元素;市民三三两两或沿着绿化带漫步闲谈,或坐于木质休闲椅上聊着美好生活……

但“茶庄印象”还是“三峡茶庄”的时候,因建筑老旧、小巷逼仄、环境脏乱,是隐匿于白岩路繁华背后的“无奈”。近年来,太白街道出重拳改善背街小巷、提升社区形象、亮化周边环境,茶庄旧址的升级改造结合地产开发顺时应势,水到渠成,成为商业与人居高度相融、交相辉映的典范。

从“三峡茶庄”到“茶庄印象”的“破茧蝶变”,是太白街道整治环境、亮出形象的点晴之笔,更是万州旧城改造、城市提升的“新名片”。

如果主干道、旅游景点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一条条背街小巷就构成了城市最鲜活的“里子”。在万州区开展的“双亮”活动中,太白街道植入以“人文荟萃家国情怀”“诗书胜景”“文藻胜地”“红色阵地”“抗战堡垒”为主题的5大文化展板,将悠久的“太白”文化展现于世人眼前。配以李白、薛涛等诗人的名篇诗句制成的诗词文化小展板,让市民在休憩玩耍的同时,置身于浓浓的唐诗宋词氛围中,愉悦身心。

▲家和服务站开展文明家风宣传

“我们这次整治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巷道的改造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植入老城的历史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内涵。”孙家书房社区党委书记王芬说,在整治中,街道、社区坚持以完善社区功能、排除安全隐患为着力点,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华丽堆砌,注重多部门联动,着力解决困扰周边居民几十年的民生难题,让老旧街区呈现新亮点。通过统一的建筑风貌和永恒的记忆墙、万县专员墙、川剧脸谱护栏、传统巴渝民居板壁墙画、不同时代的高笋塘照片等小节点,重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呈现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同时增加夜景灯饰、便民娱乐设施和政策宣传栏,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共融。

现如今的文化街——四方院巷道步步是风景,处处有回忆,既释放了老旧空间的精气神,又展示了城市记忆和时代变迁。“以前害怕走,现在院里的居民没事总爱在巷道内逛一逛。”居民杨增碧笑着说,她以前还想着要搬家,现在可是舍不得走了。

“微自治”

百姓幸福祥和“新模式”

▲“党员中心户”冬至节组织包饺子活动

在传统节日里,时常能在太白街道辖区看到各种应景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成为了和谐邻里关系的调节剂,让很多“麻烦事”随之消散。

组织这些活动的是“党员中心户”。

“党员中心户”是太白街道引导各社区在步行2分钟范围内的10个楼院设立的“微党支”,推荐有威望又乐于奉献的优秀党员担任“党员中心户”,将党建工作延伸到楼栋,将社区治理精细到楼院。“党员中心户”除了是党员群众学习的“充电站”、普法的“宣传站”、民情民意的“收集站”、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站”,也是凝聚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桥梁纽带;开启了太白街道社区治理的“微自治”模式,解决了小区楼栋修建公厕、增设体育设施、疏通消防通道等一系列难题,让小区居民在无形中消了怨气,多了和睦。

去年,依托“党员中心户”,太白街道投入30万元,在辖区各社区试点建设智慧社区209个,积极推动社区“智治”,使辖区智能化覆盖率达65%,实现了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此外,太白街道通过社区法治文化长廊扮美了小区老旧巷子,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治知识呈现出来,让群众在无形中得到法治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为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营造了浓厚氛围,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法治化。

同时,街道还在各社区开展了“家风润万家”“孝善立德”等系列活动,由村(社区)党委(支部)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和辖区单位,举办一个村(社区)讲堂,采用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等方式“正家风”;在小区楼院设立图书借阅点,让居民通过读书,进一步懂文明、知礼仪,为村(社区)这个“大家”添书香。由楼栋内的党员牵头,组织楼栋居民开展“献给妈妈一道菜,感恩母亲”“邻里之间问声好”以及“反邪防邪大家谈”、楼栋卫生大扫除等活动,进一步融洽家庭、邻里关系,提升楼栋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协同治”

多方联动“解疙瘩”

▲渝万律所枫桥小分队驻所律师调解一起辖区民事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

前不久,太白街道青羊宫社区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急切地来到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驻社区工作室,称想找陈继才律师。工作人员询问后得知大爷和老伴发生了口角,两人已经几天不说话了,一直在斗气。了解了大概情况,陈继才和大爷一起来到他家了解详细情况。大娘对着陈继才打开了话匣子,一说就说了整整3个小时,连多年前对大爷的不满都说了出来。陈继才耐心倾听,偶尔还问上一两句。最后在他的耐心劝解下,老两口和好如初。

满脸的笑容掩饰不住大爷内心的喜悦:“我跟老伴能够和睦如初,生活就更有盼头了!”

这得益于太白街道发挥各类资源“协同治理”,积极有效回应群众多元、多样、多变诉求的有益探索。

家庭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最活跃也是最复杂的基层“细胞”,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纠纷若不及时化解,往往容易导致矛盾升级。太白街道会同该区民政局、区婚姻登记中心、孙家书房社区、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五方”,在各社区成立“家和服务站”,发挥家庭困境救助、家庭教育宣传、婚姻家庭辅导、矛盾纠纷调解、服务跟踪指导五大职能,实现家庭和睦、楼栋和顺、小区和畅、社区和谐、城市和美的“五和”愿景,以化解家庭婚姻矛盾为主要抓手,打造辖区特色亮点品牌,成功探索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三五”工作法,取得较好成效。

孙家书房社区还建立了服务档案,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时间,通过电话访问、家访等方式了解服务对象进展,巩固服务成效。“家和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家庭教育讲座25场、婚恋辅导57场,调解家庭矛盾纠纷189例,进行离婚调解93例,挽救濒临破碎家庭26个,防止“民转刑”案件6起,调解物管、邻里等纠纷141例,累计服务群众18170余人次。

▲家和服务站组织居民做手工

太白街道还有一个楼栋里的“心灵驿站”——“芬姐工作室”。“芬姐”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御安分院门诊部主任邹宜芬。这个街道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综合工作室的建立,为居民和社区之间搭建起了充满信任、温暖、安全的爱心桥,同时还有跟进观察、矛盾纠纷缓冲的作用。工作室经常性开展的心理健康、急救知识、医疗公益、送温暖进社区等活动,不仅为辖区居民营造了舒心和谐的社区氛围,还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如今,社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家和服务站”“芬姐工作室”已经成为太白街道吸纳各方力量联动的重要平台,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美好社区的新格局。“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一线,感情融洽在社区。”太白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的一句标语,道出了完善社区治理的精髓。去年以来,该街道共建“新平台”接访来访群众320余人次,受理矛盾纠纷150件,化解148件,群众初访办结率99%,无一例“民转型”案件发生。

共画共治

“同心圆”“微治理”

近年来,太白街道抓住“楼栋工作日”和“双亮”活动契机,坚持“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累计开展“楼栋工作日”现场办公活动33次,集中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50个,其中重点协调安装智能门禁82套,即将安装87套,有力保障了社区楼栋居民的财物和人身安全,改善了老城小区环境问题,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大力整治市场周边环境,规范商家经营行为,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提升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调解矛盾纠纷15起,防止了矛盾激化进而引发刑事案件,营造了社区的和谐环境。

除推进“规定动作”,该街道也自创“自选动作”。2020年以来,该街道通过创新平安建设三级网络化管理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为维护辖区平安和谐发挥着积极作用。

依托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居委会工作人员成立了社区、居民小组、楼栋平安建设三级网络化管理机制,建起了由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城管大队等多方联动,各村(居)委会、各居民小组、各楼栋共同参与的平安建设工作体系,充实各级网格管理员723名。

依托辖区渝万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力量,协调律师事务所派驻律师蹲点驻守派出所参与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及缠访闹访事件的发生。开展“诉调对接”“警调对接”等工作,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万州区太白街道政法书记周钺表示,在探索开展“楼栋微治理”中,太白街道形成了“1+3+4+X”的城市社区治理工作体系:“1”是以党建为引领,“3”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4”是社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家和服务站”、“楼栋工作日”4大载体,“X”则包括党员、楼栋长、社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多方社区治理工作力量,形成社区治理服务“一盘棋”,共画共治和美“同心圆”。

近年来,万州区太白街道实现了零发案、零犯罪、零事故及矛盾零上交。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指数连续保持在98%以上。

激活“楼栋小细胞”,破解社区治理大难题,释放社会治理“大能量”。太白街道党工委书记谭方培说:“楼栋是城市的最小的细胞,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城市治理的‘最后一米’在楼栋,楼栋安,社区安,城市才能安,社会才能安。”


来源:重庆长安网
责任编辑:安羽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