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文化

“大墙”内的舞者,她破茧成蝶

发布于:2019-9-12 10:00:00  浏览:823次

追光闪烁、踮起脚尖、旋转跳跃......这个场景并非出现在寻常的歌舞剧院,而是上海市女子监狱。

舞蹈《破茧》节选

《破茧》,这是服刑人员李钰(化名)在上海市女子监狱跳的最后一支舞,之后,她刑满释放、走出大墙,这是属于她的破茧重生。在大墙内的十几年,李钰见证了这支舞从雏形到成品,她送走了一批批监狱艺术团的“新人”,自己成了艺术团的“元老”。

积极改造换来了三次减刑,如今李钰已经回归社会,从狱内到狱外,监狱和社会联动,搭起了她从“大墙”到社会的桥梁,帮助她顺利走好回归之路。半年里,她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找到了一份证明自我的销售工作,也重新适应了母亲和女儿的角色。

27岁零基础学舞:“没有杨警官,我就放弃了”

入监后,面对自己漫长的刑期,李钰一度感到迷茫,感觉生活不再有任何希望,她向记者回忆,自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甚至有对抗改造的言行,直到有一天,监狱里的杨警官问极少参加文艺活动她“你会跳舞吗?”,她先是惊讶,而后绯红着脸、怯生生地回答道:“不会……”杨警官看李钰身形苗条、外貌清秀,便追问,“广播体操会吧?做两个动作看看协调性。”就这样,从未接触过歌舞的李钰进了监狱的新玉兰艺术团,开始了刻苦的基本功训练,这样下来便是十多年。从群舞中的小角色到重要位置,她增强的不仅是舞蹈技巧,更是积极改造的上进心和对艺术团的集体荣誉感。

服刑人员在跳舞

“我的筋实在太硬了,对音乐节奏的把控力也很差……”李钰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攻克的弱点。起步晚、底子差使得她常常在训练中受挫,急得哭出来是常有的事。但杨警官总能洞察服刑人员细微的情绪变化,常宽慰她,“这个是可以后天练的,(节奏不行的话)可以数拍子。”此后,李钰常常独自加练,像个笨拙的练习生一般。为的是不辜负杨警官作为“伯乐”的“知遇之恩”,也是不想拖艺术团这个大集体的后腿。她说,“当时如果杨警官放弃我,我也就自我放弃了。”

服刑人员在跳舞

李钰还记得自己完整跳完第一支舞的成就感,她向记者回忆,当时下了台就看见杨警官,杨警官笑着对她说:“跳得不错,不过数节拍要放在心里呀!”

形体训练只是表象艺术矫治才是深意

后来,因为动手能力强、缝纫功力深,李钰还主动承担起了舞蹈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工作。

回溯李钰十多年的服刑生活,舞蹈占据了大部分。她告诉记者,“苦是苦的,但收获很多。”一个个舞蹈作品从无到有,看似带着劣根性的服刑人员为着“积极改造、重做新人”的改造目标而努力着,你能直观感受到意志力和向上力量的冲击。形体训练、舞蹈集训只是表象,对每一个误入歧途的服刑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矫治才是监狱艺术矫治的深意。

杨警官指导音乐剧《新编白雪公主》

李钰告诉记者,常年在艺术团的舞蹈训练造就了极强的集体荣誉感。“群舞是一项集体工作,谁跳错了,即使旁人看不出,彼此也心知肚明。”李钰不止一次看到艺术团成员因为跳错一个动作而偷偷痛哭,“我们的确是因为一些劣根性、缺点才来到这里,但不意味着我们毫无闪光点,在舞蹈中我们找回了自信和勇气。”在艺术团的环境下,团员们很难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所有人都在拼命做好这件事,大家都在往前冲的时候,不允许你后退。”每次有新的服刑人员入团时,李钰总会看见曾经的自己,“她们极度排斥的都是我曾经历过的,我(筋骨这么硬)都可以把腿搭上去,她们也可以。”

民警指导服刑人员排练舞蹈

监狱“母爱进大墙”活动中,李爸爸来看女儿的舞蹈表演,泪水潄潄地往下掉,他为女儿而骄傲。当时,李钰通过参加自学考取得公共关系学大专学历。李爸爸心疼女儿的“拼命”,他可以想象在完成正常改造任务、艺术团训练后,女儿还要挤出多少时间熬夜复习。

衔接“大墙”内外架起适应社会的桥梁

出监前的几个月,李钰一度失眠,她疯狂地构想着走出“大墙”后的生活,但一切设想都显得虚幻,毕竟自己已经隔离正常生活近15年了。这些年,她从新闻里知道了很多,对墙外翻天覆地的世界,她既激动又恐慌。

出监前几个月,女监不仅会对服刑人员进行出监回归教育,开展统一的社会适应培训,还会为服刑人员就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监狱举办的“岗位进大墙”招聘活动,让李钰感到特别暖心,她和其他临近释放的服刑人员参加了招聘会,虽然最后没签约,但她却在出监前了解了更多的市场信息,也体会了社会给予的关爱,“这让我有了回归的信心!”

女子监狱举办”爱心岗位进大墙“社会关爱活动王溶江摄

就这样,李钰告别了女监,重新回归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很快,李钰在同学店里找了份工作。她还记得第一天上班时,母亲一直叮嘱自己注意为人处事,详细地告知她同事间该如何说话。一瞬间,李钰觉得自己变成了小朋友,母亲像几十年前自己上小学一样担心。

再后来,李钰辗转到杭州的一家公司从事营运助理的工作,因担心他人的异样眼光,她隐瞒了自己的服刑事实。几个月后,她因能力突出提拔为营运主管,但在总部调取个人档案时,李钰的犯罪记录被知悉,主管部门劝她主动离职。

这件事并没有让李钰一蹶不振,她告诉记者,遇到困难时总会回忆在监狱的日子,不会再难了,她感谢“墙内”艺术团生活给她意志力的锤炼。现在,李钰在上海一家汽车公司从事销售工作。

对待工作,只要努力多数能获得回报。对儿子,李钰则要付出更多心力。

最熟悉的陌生人:重新学做母亲

李钰还记儿子第一次来监狱会见的场景,那是她到女监的第三年,20分钟的会见李钰没有说一句话,隐忍着哭是她唯一能做的。她向记者回忆,儿子呆坐在玻璃的另一侧,打量着会见室的四周和身后的民警,她从儿子的眼神中看到了紧张和恐惧。

十多年前,李钰失手误伤丈夫致死,她没有选择上诉。“不管怎样,是我欠他的。”

服刑时,是民警联系社区帮教老师上门做了许多工作,公公婆婆终于寄来谅解信解开了李钰的心结,但是直到出监前,儿子一直没走出阴影,不肯原谅她。

此时,她的儿子已经从一个乖巧男孩长成了叛逆少年。原来父母怕李钰担心,一直隐瞒了儿子已经辍学的事实,儿子已经快一年没走出家门。如何走进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呢?这让李钰犯难。

长期单向度、无回应的交流让李钰很有挫败感,她一度不知道出监后如何和这个大男孩沟通,她清楚地知道,他已经不是“哄哄就行的小朋友”了。细心的主管警官联系了李钰一直很信赖的杨警官,在倾听、安慰李钰后,杨警官还安排了“志坚帮教工作室”心理老师对她进行辅导,教她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法,同时杨警官和工作室的帮教老师还到家里看望李钰的儿子,告诉他,他的妈妈在监狱里学会了许多……

志坚帮教工作室志愿者来监帮教

记者了解到,“志坚帮教工作室”是女子监狱与静安区帮教协会共同成立的狱内社会帮教活动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有监狱民警、社会帮教志愿者、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工作室通过开展“菜单式”帮教和刑释衔接工作,实现对狱内特殊矛盾个体的精准帮教。杨警官作为监狱综合治理专职民警也是工作室的成员之一,一直关注李钰的改造情况,一直积极沟通大墙内外,对李钰进行教育,给李钰提供帮助,促使李钰能踏实改造、自立重生、顺利回归社会。

出狱后,李钰放慢脚步,从零开始去了解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她发现,孩子的电脑桌面是海贼王,和友人的孩子可以畅聊几小时的三国、水浒……缺位的十多年过去,太多的未知等着她探索。

儿子告诉李钰,自己喜欢电子竞技,想当职业选手,不想继续上学。李钰听完后,并没有一味劝阻,反而给了儿子半年的时限去练习以打出成绩,让儿子自行意识到这件事的不可行性。后来,出于儿子对计算机方面的兴趣,他们决定申请计算机相关的中专。如今,李钰是儿子亲近的朋友,他还告诉李钰,“妈妈,你可以找男朋友,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来源:上海法治报  责任编辑:王颖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