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安资讯平安要闻平安高层热点观察他山之石平安文化以案说法平安警醒
平安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文化

人人都能有美丽心灵 ——“绍兴2014年”年终专稿·文明创建篇

发布于:2014-12-31 11:06:08  浏览:1491次

     绍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旅,屈指算来已历时逾十年。在4000多天里,绍兴对创建矢志不渝,朝着更好更美更惠民的目标迈进。随着创建的深入,绍兴外塑形象,内修素质,不仅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市民心灵也得到修炼和升华。如今,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文明不只是政府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市民发自内心的需求;文明不仅仅是城市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美丽。

  关键词 好
  群众说好才算好
  “老小区环境改造工程好。”越城区塔山街道罗门西村46幢的袁银根老人说。“小区环境变样了,垃圾少了,卫生死角清理了,乱停乱放的车辆也整齐了。今年还新装了楼道灯,不用摸黑走路。小区一天比一天漂亮,我们住得也特别舒心。”
  创建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曾经是一些市民的口头禅。话语间传达出多重信息,其中关键一条就是“我有什么好处?”
  让老百姓说“好”,首先要让老百姓得到好处,这是创建成功的基本逻辑。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功利,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有没有落到实处,其实标准就是老百姓心中的这个“好”。
  今年,让老百姓说“好”的可以罗列出一大串,包括老小区改造、农贸市场改造、店铺齐门经营、交通治堵、占道经营、马路市场、违章停车、夜宵摊、城市扬尘、小餐饮专项整治……一大批城市“老大难”问题整治成果,是让老百姓称“好”的底气。
  让老百姓说“好”,关键是把钱花到了“好处”。“我市把70%以上的财政总支出用于改善民生”的说法,以前老百姓听了没感觉。但用在创建上人财物的花销,老百姓是点点滴滴看在眼里的。
  统计显示,仅越城区就已累计投入1.1亿元完成对罗门社区、望花社区、花园社区等40个老旧社区(区块)的改造;全市三年共投入7.66亿元改造资金,完成111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从2012年初开始,上下学高峰期,市区10多所中小学校周边交警定人定岗执勤;今年,30余万盆花卉摆在了绍兴主城区的大街小巷,解放路还被打造成了花卉一条街。
  “我觉得公共自行车项目最好。”绍兴恒信银行城东支行黄美钰说,自己住在城东新港小区,小区门口和单位门口正好都有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时借一辆,几分钟就到了。一次周末单位组织活动,参加的30个人大多数都借了公共自行车,一起骑着到皋埠那边欣赏农村风光。
  这个在全市推开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带来的实惠之一。
  关键词 信
  官员首先要做到
  2014年绍兴老百姓最关心的新闻节目,一定包括了“问政局长”。
  在领导干部社会化评价过程中,这档看似只是为了考核干部作风而设的节目,向社会传导出“承诺必践诺”的文明风尚,而官员们率先站出来接受诚信考核,传达出很鲜明的信号就是:诚信先从官员做起,这是绍兴文明创建过程中,被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一点。
  “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他不仅关乎市民素质,更关乎商业法则,以及从政守则。一个无信的城市,不仅经济无法发展,民众权利无法维护,行政权威无法确立,也无法维护社会持续运转与和谐。
  因为“诚信”, 俞亦生、柯娟根、鲁建定等一批守信市民和商人,在这座城市赢得了普遍的尊重。他们登上媒体的频率尽管不高,但他们的口碑很好。市区大龙农贸市场236号水产摊位,做了20多年水产生意的何永良,从来没有顾客因为缺斤短两的问题来找过他;新绍兴人鲁建定,以诚待人赢客人,从男眼镜螺蛳摊到男眼镜大酒店,10余年间他放大了诚信,也做大了生意。
  这样的正向效应也激励政府想出更多制度化的办法。
  2012年,市区大龙农贸市场试点设立“农贸市场诚信基金”,利用诚信基金给菜贩们发放“诚信红包”。今年,中国轻纺城更是推出国内首个专业市场廉诚指数,为其平台下1万余家轻纺城经营户信用评级,积极引导经营户诚信经营。今年7月,绍兴100多名越商代表全市1万多名越商集体签署《越商诚信宣言》,向全球发出“诚信绍兴”的声音。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总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德国哲学家康德这句话的内涵,越来越多的绍兴人开始懂得。
  关键词 法
  人人都需要遵守
  2014年底,绍兴提出二环线内禁噪的目标。禁噪伊始,不少商家不以为然,延续了几十年的叫卖习俗,不可能说改就改。不少市民也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看政府的禁令能否执行。
  绍兴为此打了一场全民之仗,市主要领导密集调研,媒体就禁噪意义、规则作连续大篇幅的报道,作为主角的商家也被邀请参与这场讨论,严苛的“禁噪令”随后正式实施。
  禁噪并不仅仅为了禁噪,重在催化公共文明。因为“禁噪令”也好,“禁放令”也好,重在有规则,讲规则,通过维护规则使公共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
  强化法治基础上的“规则意识”,告别创建“门面功夫”,从构建文明形态、制度再到讲求文明规则、素质,这是绍兴有意识地引导文明创建进化的新逻辑。
  这种做法的效果体现在,民众首次从内心对文明有了一道法治上的“红线”, 以及道德层面的“底线”,这两根线将推动绍兴实现文明的可持续进步。
  萧山街,绍兴市区曾经最乱的一条街。如今,150多间店铺齐门经营,没有一家把商品摆到路上来,“占道经营一条街”彻底成为过去。
  “以前看别人摆,我们也摆,摊位越摆越出去,我们自己也累,早上要把很多东西放出去,晚上又要收回来。”店主冯海祥说,他支持整治占道经营,只要执法一视同仁,商户大家都自觉,整条街就能整洁。
  来自重庆、64岁的李顺云可以用捡烟蒂头,来佐证这种规则意识养成带来的变化。
  “前几年,我一直扫解放路麦当劳附近那一段。这里属于绍兴繁华地段,乱扔垃圾的特别多。有时候,一天扫下来,光烟蒂就有上百个。还有人故意在我面前扔垃圾,并且理所当然地说如果我们不扔,要你们干什么。”去年,李顺云换到延安路扫地,负责从绍兴图书馆到塔山中心小学这一段。扫的多数是落叶,烟蒂一天加起来还不到10个。
  今年,市民巡访团、除“癣”志愿服务队、银发文明劝导队等一支支市民自发组成的文明创建小队,频繁活跃在街巷。在越城区,卫生暗访督察员就有100名左右,绝大部分都是志愿报名参加的热心市民。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版权所有:平安绍兴新闻网Copyright2014
号电话: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
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300号
广告代理合作单位:绍兴市蓝剑传播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023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3012563号 本站设计:耳東师兄